你知道嗎?麥當勞的經典魚漢堡「麥香魚」(Filet-O-Fish),其實是因應宗教需求而誕生的!

1962 年,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麥當勞門市因天主教徒在四旬期與週五禁食紅肉,導致銷售下滑。店主 Lou Groen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推出了魚肉漢堡「Filet-O-Fish」,結果大受歡迎,成為如今的經典商品。

雖然麥香魚並非復活節限定,但在這段期間因宗教習俗需求而特別受歡迎。

再一個冷知識: 麥香魚原本和「鳳梨漢堡(Hula Burger)」一同競爭,看誰能成為週五替代產品。結果麥香魚大獲全勝,鳳梨漢堡則被淘汰。 


🐣 復活節從哪來?名字由來與四大象徵一次看!
復活節(Easter)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在受難後第三天復活的重要節日,象徵重生與希望,通常落在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Easter” 一詞,相傳來自古歐洲春神 Eostre,象徵春天與萬物甦醒。隨著基督宗教在歐洲傳播,當地許多春季習俗也融入其中,形成今天我們熟悉的復活節文化。

這些習俗中,有四樣特別具有象徵意義的代表物:

🥚 復活蛋(Easter Eggs): 象徵新生命與復活,早期多染成紅色,現今延伸為彩蛋、巧克力蛋等趣味形式。
🐰 復活兔(Easter Bunny): 象徵生命力與繁衍,傳說中牠會藏起彩蛋讓孩子們尋找。
🍞 祝聖麵包(Blessed Bread): 常見於歐洲家庭與教堂,表面多印有十字或羔羊,象徵耶穌的犧牲與重生。
🌸 百合花(Easter Lily): 象徵純潔與希望,是教堂常見的裝飾花卉,也代表春天與復活。


🎓 教學建議:結合 Sensay 的復活節課堂活動
復活節是一個融合語言、文化與創意的好時機,結合 Sensay 平台可以設計出兼具教育性與互動性的課堂活動:

1️⃣ 文化導入|復活節的由來與象徵物
以圖片或簡單的英文短文介紹復活節的歷史背景與四大象徵(彩蛋、兔子、百合花、麵包),並引導學生用簡單英文說出「這是什麼?」或「描述你看到的物品」等句型。老師可搭配 Sensay 建立「圖文閱讀」題型,讓學生練習說出完整句子,並獲得即時 AI 回饋。

2️⃣ 口說練習|探索全球復活節習俗
引導學生使用英文介紹不同國家的復活節習俗,讓學生在 Sensay 上練習說出這些句子、上傳錄音並收到 AI 個別化回饋,兼具文化與語言訓練效果。這次我們也準備了相關課堂主題包,一起用英文探索世界各地的復活節習俗!

3️⃣ 互動遊戲|彩蛋尋寶任務
在教室中設計尋找彩蛋遊戲,結合簡易英語指令(例如:"Find the red egg near the window!"),增進學生聽力理解與動作反應。

4️⃣ 活動分享|我心中的復活節
請學生用英文分享他們預計要做的事,或已經做過的活動,練習未來式或過去式句型。老師可將其轉為口說題目,讓學生用 Sensay 練習朗讀自己寫的句子,並根據 AI 評分結果進行修正與強化。

#Easter #復活節 #Sensay #英文教學 #教育科技